伟大时代呼唤“四有”好教师——写在第三十一个教师节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在民族追梦的旅程上,教师是梦想的筑造者。今天,我们隆重庆祝第三十一个教师节,就是向“筑梦者”们致以崇高敬意,传递尊师重教的价值共鸣。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三尺讲台,关系未来。我们正在进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亟待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创新活力充分迸发。湖北是教育大省,适应新常态,实现新跨越,更需教育充分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优者从教、教者从优”的重要性,越发感受到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伍是何等的关键。
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投身我省高教事业的王栋、潜心职业教育的禹诚、传承“大别山师魂”的乡村教师汪红奎、用爱滋养盲童的“最美教师”张龙,不恋都市爱乡村的80后教师薛艳秋……传递给我们的,是一幅当代“好老师”的集体肖像。要有理想信念构筑师魂,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传道”为先,拥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并以此作为人格基石的老师,才有可能为莘莘学子把好人生的“总开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要有道德情操修立师德,只有老师成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学生才能以师为镜、以师为范,把握好人生的方向;要有扎实学识提升师能,老师知识上高人一筹、技能上先人一步,才能担负起教育引导之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的变化;要有仁爱之心彰显师心,只有对国家、对民族的人间大爱,才能让爱成为教育的灵魂,塑造健全的人格,涵养人生的动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在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尤其不能忘记,在广大的农村和边远地区,教育仍然是一块明显的短板。为什么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会引起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什么乡村教师待遇的提高,能成为“最无争议涨薪”?原因就在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助力全面小康、民族复兴,迫切需要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迫切需要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特别是到农村、边远地区从教。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师是阳光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历史的使命赋予每一位教师,伟大的时代呼唤更多优秀教师,时代的光荣属于每一位教师!
相关更新
- 大学生新一线城市就业调查:本科生平均月薪4217元2017-08-07
- 2017年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公布2017-08-07
- 近期上海教育考试招生一览(2017年7月-8月)2017-07-02
- 2017年5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CET-SET)报名即将开始2017-04-21
- 教育部: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17-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