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打破985高校迷信

2012-06-01 来源:高考网

  凭借优异的高考成绩上一所较好的“985”大学,确实是一件令考生和家长感到欣慰的事情。不过,那些“985”高校的淘汰者们,也不必气馁和失望。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以北大、清华为首的39所“985”高校尽管处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顶端,但并不意味着它们能占尽先机。“211”院校与地方本科院校也有其过人之处。

  一项旨在研究“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过程”的调查报告,从“学业挑战度、校园环境支持度、教育经验丰富程度、生师互动、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等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考生们在报考大学志愿时,其实也可以想方设法从这5个方面来判断、选择契合自己理想与兴趣的大学。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需要巨额的资源投入,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离不开必要的资源支持。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校园环境支持度(包括“学业支持”、“经济支持”、“人际关系/情感支持”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与学生的收获和满意度直接相关。调查显示,“985”院校在“校园环境支持度”上的表现确实明显优于“211”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

  但研究者认为“有必要指出”:经过十几年的重点投入和建设,“211”院校在校园环境的改善上成效明显,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而且,“我们相信,随着政府全力推进教育经费占GDP总量4%的政策实施,更多的地方本科院校会获得政府更大的财政支持,更多的学生也将受惠于这一政策”。

  当考生们凭借高低不一的高考成绩进入不同的大学之后,高考分数就成了历史,他们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再次出发。谁能走多远,取决于学校提供的支持,更与个人的努力分不开。

  清华大学的研究者们从“记忆、分析、综合、判断、运用”这5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递进的层次来分析大学提供的课程教育情况,发现“985”高校、“211”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在“创新”方面的得分总体都比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方本科院校中,随着年级增长,课程对“综合”、“判断”、“运用”3个更高认知目标的强调程度持续提高。报告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方院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比较明确,课程设计及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目标、预期也比较清晰,因而,学生的课程学习随年级提高在“综合”、“判断”、“应用”等高阶认知目标的达成上也更明显。

  尽管,就读于“211”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们,在“学校出身”上,其自我满足感不及“985”高校的学生,但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却展现出了更积极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