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如何填报才科学?满满的干货都在这里了

2017-06-20 12:45:02 来源:

  中高考相继落幕,但比起中考生,高考生和家长要焦虑得多,因为接下来还要过志愿填报这一关,尤其是在新高考背景下,不少人更是毫无头绪。上周日晚6:30,钱报专门为此举办了“新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邀请了来自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高校的招办老师,以及专门研究大数据的杭电博导王荣波老师,赶在6月26日至27日首轮志愿填报前,帮大家理理思路。

  此次活动安排在杭十四中凤起校区进行,不少家长还是从绍兴、湖州、嘉兴,甚至舟山远道而来。可容纳600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

  现场的专家从志愿填报前须要做的三项准备、填报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五对关系,一直讲到具体的填报步骤,全是纯干货,考生和家长均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与此同时,钱报高考服务再度升级,即日起在教育微信公众号“升学宝”推出“高考问小冰”人工智能机器人填报高考志愿咨询系统,通过人机对话,解答高考填报中的疑问。

  在这里,我们还要插播一个好消息:本周六(6月24日)上午8:30到12:00,浙江大学将特设“校园开放日”,针对今年高考学生举行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会。届时,在浙大紫金港校区操场,来自全国30余所重点高校、浙大36个院系将坐镇咨询会,为考生提供2017年高考相关的专业介绍、志愿填报指导等咨询。

  据介绍,咨询会现场设在学校东操场和西操场。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全国30余所重点高校的咨询展位设在东操场;浙大36个院系的招生展位则设在西操场。

  浙大招生办公室主任王东说,选在24日进行志愿填报咨询,是考虑到届时考生已获知自己的高考分数,咨询可更有针对性。

  主讲人:徐奇伟

  浙江财经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在平行志愿填报过程中

  考生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新高考下,普通类专业均实行平行志愿投档。那么,在平行志愿填报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庞大的招生信息,对院校、专业、地域等进行层层筛选?我认为,应处理好五对关系:

  第一,信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在高考志愿填报前,考生要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所谓“全面”,就是指有关志愿填报信息搜集的面要广,信息量要大;所谓“准确”,就是指搜集的信息要准确无误,最好来自省教育考试院和院校的官方渠道,防止受骗上当。

  考生在搜索招生院校信息时,既要了解报考院校的“共性”的信息,如招生计划、院校代码、专业选考科目、办学地点等,更要了解相关院校的“个性”的信息,如院校各自的录取规则、新专业设置、单科成绩要求、体检要求、校内转专业或大类分流政策等。

  第二,学校与专业谁“优先”的关系。

  从近几年考生录取的实际情况看,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能实现“心仪学校”+“心仪专业”双赢的并不多,许多考生填报志愿时往往陷入“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的矛盾之中。那么,学校与专业,到底应以哪方为重?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考生针对不同批次院校,应该有不同的选择。比如,A考生的高考成绩有可能上心目中的“心仪”大学,建议应该先选学校;B考生的高考成绩估计只能上一般本科院校或高职高专院校,则应该考虑先选专业。另外,考生在学校与专业的选择中,还应关注近年来高校的转专业政策。有些高校的转专业政策较为宽松,对于A同学这样以学校优先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

  第三,志愿冲高与保底的关系。

  新录取方案“变中有稳”,三段的划分比例大致与原先的三批上线考生比例保持了相当的水平,考生成绩位次的确定,基本延续了原有考生成绩名次的功能与作用。

  平行录取办法规定,根据考生成绩位次,实行专业(类)平行志愿1:1投档,同位次按志愿顺序投档。对照三段线,参考省考试院和各高校公布的近三年高考投档线和相应名次、各专业录取平均分最低分和相应名次,结合考生当年成绩位次和相应选考科目总分一分一段表,每位考生都可以给自己划定一个大致的定位。

  在平行志愿填报过程中,传统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填报策略仍然适用,例如80个专业类志愿中,前20~30个左右的专业志愿可以冲一冲,中间30~40个左右的专业志愿要稳一稳,后20~30个左右的专业志愿要保一保,具体比例可以根据每个人的风险偏好、承受程度的不同作调整。

  第四,专业热门与冷门的关系。

  任何专业的“热门”与“冷门”都是相对而言且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考生和家长应该根据国家的经济形势走向作科学判断。

  以计算机专业为例:1990年左右,计算机专业作为中国高校中一个新兴专业,在填报时非常抢手;而到了2010年左右,随着各高校计算机专业饱和度太高,在填报志愿时不再被青睐,成为冷门专业;而到了2017年,计算机专业又有起色,总体分析,计算机专业的“冷热”变化,都和中国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需求相匹配。

  以财经类专业为例: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人们理财意识的觉醒,各行各业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强劲,相关专业就业前景较好,因此也就成了热门专业。在国外排名的未来十大热门职业(理财规划师、系统集成工程师、律师、物流师、注册会计师、营销师、环境工程师,精算师、中西医师、管理咨询师)中,其中六个行业都属于财经类行业。因此,近年来考生在投报志愿时,偏爱财经类专业,也有一定道理。

  第五,计划增减与集散的关系。

  从2017年新高考招生专业个数来看,2017年普通高校平行志愿投报中,考生共有将近24000个专业可进行投报,且有80次选择的机会。但从概率统计角度来说,也不能保证考生避免发生“小年”现象。

  因此,在普通院校平行志愿投报是,考生志愿报考比传统志愿投报时将更加分散,因此,考生在填报时,应更关注招生计划的增减与集散这一关键信息,尤其是计划量变动较大、计划偏少的专业更加容易发生分数起伏的情况。

  什么叫“专业招生计划量变动较大”?比如,A专业计划招生200人,分数线为560;而B专业计划招生20人,分数线同为560。虽然两专业分数线相同,但B专业分数变化可能性更大。比如,甲同学总分为630分,若报考A专业,对A专业分数线变化影响较小,而对B专业影响幅度就较大。相对于A专业而言,B专业招生计划量变动较大,分数线变化性强。

  一般省内高校的计划量比较大,又比较集中,相对会比较稳定,但关于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招生计划数量,还是应以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具体招生计划为准。

  主讲人:潘鹏程

  浙江工业大学招办副主任

  一定要看清各专业的特定要求,建议先考虑学校再考虑专业

  新高考给志愿填报带来许多变化。比如,在考试内容上,从原来的文理分科变成不分文理,所以今年各校公布的是各专业的总体招生计划,也不再区分文理科。又比如,考试分数的变化,今年高考满分是750分,不像往年分三个批次有三种不同的总分,填报志愿肯定不能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作为参考。

  但考生也不用太过焦虑,因为新高考志愿填报还是延续了老高考的一些“传统”。

  其一,依照考生成绩分段填报志愿。对第一段的考生来说,所有院校都可以填,如果有院校在第一段考生当中没有招满,可以到第二段考生中接着招,以此类推。

  其二,位次号仍有参考价值。6月23日公布成绩之后,通过位次号,考生能大致知道自己的成绩在全省考生中所处的排名,适当参考往年各院校的最低录取名次号。但过去院校的录取分数段相对扁平,一所学校的最低录取名次号大致在什么位置可以预见,而今年的位次号跟考生的选考科目有关,即你不知道跟你选考科目相同的考生有多少,会不会填一样的学校和专业,80个志愿正是给你更多的选择权。

  在这些“变”与“不变”的背景下,我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做好三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看清各专业的录取条件。在遵循选考科目的前提下,最好把每所学校招生章程的细节都琢磨下。尤其要关注的是,你想填报的专业,有没有英语单科的限制,有没有体检的要求。在新高考1:1投档比例的背景下,理论上没有退档风险,但不符合专业特定要求的除外。考生可以对照官方文件,提前了解哪些专业是对身体方面有特定要求的。

  第二项,看清专业的“冷热”和招生计划数的“多少”。一所学校在浙江省招生计划数的“多少”,直接关系着录取可能性的大小。而专业的“冷热”,则是考虑录取分数线是否会往上走的重要因素。今年浙工大将64个专业合并成17个大类,其中有4个跨院大类,进来后再确认具体专业,高校按大类招生是一个趋势,对考生来说也是一个利好,因为专业的选择面更广了。

  第三项,看清专业与院校“梯度”。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取决于考生和家长的职业规划,以及对院校的考察工作,做出最后的排兵布阵。80个志愿大致上要分梯度,今年是第一年,不要太保守,也不要太冲动。

  因为80个志愿,每一个都是由“学校+专业”组成,不少考生都会纠结,排列组合时究竟应该优先考虑专业还是学校?我的建议是,先考虑学校。因为本科教育,关键还是看学校这个大平台,一所好的大学能支撑你大学四年的发展;而专业在研究生阶段对你的影响更大。这两天,考生可以先挑一些学校出来,进行考查,等到分数出来后,再去对着看上眼的学校去挑专业。

  选学校依循的三原则:看大学的层次;看大学的实力;看大学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选专业依循的三原则:看专业的办学实力,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官网和公众号,都有专业的介绍,通过这些渠道可以大致地了解到整体的办学实力和专业特色;从是不是重点学科、是不是通过专业认证等指标判断专业的实力;看就业前景。从高层次就业出发,了解该专业的保研、考研比例。

  主讲人:夏青

  浙江理工大学招办主任

  先挑地域再挑学校最后选专业,最喜欢的、最想读的放在最前面

  与往年相比,新高考志愿填报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一个志愿均是由“学校+专业”组成的,等于是在确定学校的同时,也确定了专业。因此,在投档过程中,考生不用担心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甚至不愿意去的专业。从这个角度来看,新高考志愿填报给考生带来了机遇,尊重每一位考生对专业的选择。不过,今年一填就要填80个志愿,也确实让许多考生和家长手足无措——从1400所高校的2.37万个专业中选出80个,难度确实较大。

  那么,80个志愿到底该怎么选、怎么填?我给考生的建议是,在考生本人高考成绩和位次的基础上,分四步走,先选地域,再挑学校,然后定专业,最后进行志愿排序。

  第一步,选地域,即选择你想去的大学所在地。这样一来,能适当缩小选择的范围。

  地域选择很有讲究。因为不同的地域,不仅给人带来不同的文化影响,甚至和大学毕业后的就业息息相关。建议考生和家长先划定一些区域,一定不想去的区域可以不考虑,特别想去的区域要标注出来,再到标注区域内选择学校。今年初进行的模拟填报志愿结果显示,浙江考生心目中最热门的地域集中在北上广、江浙等地。需注意的一点是,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不要全部选热门区域,或者考虑把热门区域内的学校档次降低一些。

  如果考生愿意去相对较偏远的省份,那么就有可能选到比较不错的学校和专业。

  第二步,挑学校,即在你已选定的大学所在地里,选择想去的大学,进一步缩小选择范围。

  和普通学校比,一所好学校的学风、学习平台、师资,甚至周边的同学和校友,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达到一段线以上的考生,建议尽量选择比较优质的高校,包括传统意义上的985、211高校和省内优质高校。其次,了解学校的办学实力,比较简单的判断是:有没有博士点,一般来说博士点越多,学校的层次越高;或者看学校有没有研究生推免权,一般好大学都能推荐本科毕业生生免试读研。另外,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排行榜,每个排行榜参考的点不同,可以凭个人喜好参考。

  但最主要的“择校”方法,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位次号来挑,看你的位次号是否有机会够上你选择的高校。这个时候可以参考各校往年的投档名次,简单点,就是把往年文科理科的最低投档名次号加起来,选择比自己位次号高5000左右的学校冲一冲,而比自己位次低5000名的学校,则可以拿来保底,保底建议考虑省内高校,主要原因是计划量比较大。

  第三步,定专业,即在你已选定的那些大学里,选择想报读的专业,挑出80个“学校+专业”的志愿。

  专业的选择最主要看个人。在考生还不清楚自己的专业定位,家长也对高校专业一无所知的时候,家长可以先问孩子:你哪一门学科学得最好?比如,孩子数学很好,那么选择范围很大,几乎所有专业都能选;如果物理成绩好,可以选择相关的理科和工科专业,像自动化、计算机、通信工程……这是根据学科特长选专业。另外,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比如孩子的动手能力特别强,他就比较适合机械、建筑、电子等大部分工科类专业。

  特别提醒的是:专业没有所谓的“好”或“不好”,关键看孩子希望学什么专业,再去考查这个专业在各高校的办学实力。与此同时,家庭因素也可以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比如父母以及周边熟悉的人的职业。高考填报志愿不仅是家长的事,更是孩子的事,建议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和孩子沟通。

  与孩子主要沟通以下几点:首先,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学科特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专业无所谓好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其次,专业选择必然是在专业与学校之间寻找平衡。建议考生多了解一些专业,可能你会对很多专业感兴趣,这样选择余地就会大很多。要提醒大家的是,高考改革后,浙江的高校在转专业政策上比较宽松。像浙江理工大学,每位本科生都可以申请“零门槛”转专业,转专业成功率在90%以上。因此在选择专业的同时,可以结合高校转专业政策来参考,适当关注长线专业或冷门专业或许会在录取时带来惊喜。

  第四步,志愿排序,给选好的80个志愿排队。

  志愿排序,仍然可以采取“冲、稳、保”的策略。考生一定要把喜欢的、最想去的专业填在前面,就算是冲也是冲你喜欢的,可以接受的专业和学校,而不要机械地把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作为唯一参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