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拨高考作文考前48小时冲刺策略

2012-06-05 来源:高考网

  ■48小时冲刺策略

  距离高考还有48小时,在这最后的复习时刻,如何把握作文的最后复习?我的建议是:再读一读,再想一想。再“读一读”,就是在这两天里,继续保持“朗读优秀作文”的习惯。每一天读三五篇,朗读的文章要按照主题作出选择分类,即朗读的文章涉及的是多个主题内容的文章,不能只是同一个主题的文章。

  “朗读”贵在“边读边思”。我认为,最后两天的朗读效果要远远优于平时朗读的效果,因为,考试即在眼前,人的“思维状态”相对于平时更加活跃。

  考前朗读就如运动员上场前的“准备运动”,它是上场前必须的过程。运动员通过“准备运动”活动活动筋骨,放松放松肌肉,才能在正式比赛时出成绩、出成果。写作文也如此。在朗读的时候,从优秀作文的字里行间,重新感知与感悟如何立意构思,如何谋篇布局,如何例证引证,如何开头结尾等等等等。

  考前朗读也是一种考前作文复习的“突击”行为,只不过是从“第一手语言材料”中获得的感知与感悟是最有效的、也是必要的“突击”。当你有了这样一个考前的“准备运动”,面对试卷上的“作文题”,你一定会胸有成竹,文思泉涌。

  再“想一想”,就是在这两天里构思3个左右的作文题。选择体裁、题材各不相同的作文题,进行一次精心的构思,自己给自己规定时间(大约20分钟一次)。必须在“一个时间单位”内构思,要以正式考试的“心理”去构思。构思应该包括自拟题目,确立观点,写开头、结尾,罗列论据(例证、引证)。这是一种有效的实战训练,也是一种能够“激活”自己作文思考能力的好方法。

  ■试题举例

  阅读下面的报道,根据要求作文。

  2011年11月10日下午1时30分,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庆熊走进光华楼西主楼教室上课,但是,迎接他的却是一个空荡荡的教室。一个学生告诉他,因为香港艺人来访,35名学员被团委叫去维持秩序,代向他们请假。这位复旦学子眼中的和蔼教授连夜怒书“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一文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对于这场缺课风波所引发的高校学子价值观激辩,一些复旦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没有讳言早已存在于象牙塔中的现实与理想之纠结。

  对此事件,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试题解读】 “社会性材料”即现实生活中社会发生的“事件”、“现象”等。考场作文呈现的“社会性材料”,常常在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是“中性”的,即不以对其“是”或“非”来确定作文的正确或错误。我们可以以自己的思想来表达对“此”的认识,可褒可贬,可扬可抑,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都可以。当然,你的观点应该也必须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吻合,你的说理应该也必须是“以理服人”的。

  要“褒扬”,要“赞叹”,就要言之殷殷,让人共鸣共赏,空乏式的喝彩,善意性的拔高都是要杜绝的;要“贬抑”,要“抨击”,就要言之凿凿,使人心服口服,谩骂式的语言、侮辱性的文风都是要忌讳的。那么,对这个“社会材料”,我们可以怎样来“谈谈看法”呢?

  面对“张庆熊教授上课”这个材料,也许我们更多的是对“学生擅自缺课”的情况不可思议,当然,这种“正义感”大家都会产生,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仔细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香港艺人去复旦的行为合情、合理吗? 学生是“被团委叫去维持秩序”的,我们的学校教学管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漏洞”?张庆熊教授“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 ”之语是否言过其实? “对于这场缺课风波所引发的高校学子价值观激辩”的现象又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是个案,还是屡屡发生的普遍现象?等等等等。

  当然,不论是“赞同”,还是“反对”;是“肯定”,还是“否定”,我们都需要采用“辩证分析”的论证方法。

  ■考场作文高分“十字方针”

  在高考考场上,考生用于作文的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然而有统计表明,一篇作文大约在2分钟之内阅卷教师是一定要“望、闻、问、切”完毕的,有的时间还会更短。这就决定了“抢夺”高分作文应尽可能做到以下“十字方针”。

  (一)显豁

  包括文章的主旨、结构、形式等方面,力求显豁,目的是让阅卷教师一眼就能够把你的文章看得清清爽爽、明明白白,具体来说:

  1.主旨上。可以通过首括句,将文章所要传递的主要观点、见解、主张等呈现给阅卷教师,以便阅卷人不用通览全文就能“窥斑见豹”,阅卷人自然会对你的作文留下好的印象,你的作文分数在应有的基础上可能会高出几分哦。

  北京2010年一篇高分作文的开头就是采用了这样的写法:“仰望星空,那里有我们追求的梦想。脚踏实地,默默奋斗是实现梦想的唯一选择。”开篇就紧扣题目,亮出主题、中心。

  2.结构上。可以采用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等,给阅卷人以鲜明、深刻的认知;还可以运用排比句(段)、拟人、设问等修辞,使阅卷人对你的文章结构一目了然。如1988年全国卷作文题《习惯》某高分作文的开头:“就像那溪流惯于奔腾,大海惯于咆哮一样,我习惯于沉思,习惯于遐想,习惯于把自己的感情流露在日记簿上。”

  3.形式上。可借助题记、后记、书信体、日记体、寓言、童话、访谈、报告、话剧等形式;或是把每段的主旨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来,放在段首;或是把哲理句、体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得意句”独立成段,这是文章的采分点,能够使阅卷人眼前一亮。如上海2010年一篇高分作文就是运用了这样的题记:“一个国家如果不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道理,那么它在21世纪的发展中是不会有所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