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发力新工科 2017本科招生专业减至77个

2017-05-09

  不久前,看到“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在太空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任务,中山大学师生欢欣鼓舞。这艘飞船承载着中大师生的“飞天梦”:先后有7名老师和工程技术人员、10名研究生参与了“天舟一号”空间蒸发冷凝实验项目研究,承担两相回路子系统的研制。

  在国家统筹“双一流”大学建设、广东推进“双高”大学建设的背景下,中山大学动作频频:建设深圳校区,构建“三校区五校园”新格局;布局探测引力波的“天琴计划”;筹建环南海高校海洋科考船;大刀阔斧调整院系、专业,发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

  罗俊校长将高校改革发展的中大现象概括为:国家和广东对大学的期望值在不断提高,中大改革发展要实现“三个面向”(即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大建设”(即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最终在“三个输出”上发力,即输出高水平创新人才、输出科学技术和输出新型研发机构,强有力地支撑国家和广东的创新驱动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吴少敏 见习记者杜玮淦 通讯员黄毅 王丽霞 刘嘉

  策划统筹:戎明昌 陈枫 吴少敏

  实现“三个输出”:1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

  南方日报:这两年,国家“双一流”、广东“双高”大学建设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大作为广东高校领头羊,对此有何思考?

  罗俊:无论是国家的“双一流”还是广东的“双高”大学建设,反映的是国家和广东对大学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希望大学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于此,中山大学紧紧围绕“三个输出”,即输出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输出具有原创知识产权的科学技术、输出对产业行业发展具有广泛作用的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全面的综合改革、优化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科研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充分释放大学在创新驱动发展上的动力,不断完善政策和制度环境。

  南方日报:中大具体是如何探索的?

  罗俊:作为“三大输出”的强有力支撑,我们提出坚持“三个面向”和“三大建设”的发展思路,通过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这个思路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本导向。

  这两年,中大人最大变化是观念上的变化。我们提出了“跻身国内高校第一方阵”的目标,把对比坐标放在了全国甚至全世界,对标国内顶尖高校、世界一流大学,横向比较后认识到差距,因此现在有了更强的竞争意识、更足的自信心和更大的改革共识。

  南方日报:这两年,中大有哪些变化?

  罗俊:令人欣慰的是,这两年学校取得很大进步。其中,办学体量不断壮大,2016年办学经费超过70亿元,5年内预计将跻身国内高校办学经费“百亿俱乐部”;顶尖学科数量保持稳定,已有1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在国内高校中仅次于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并列第二;智库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16年国家高端智库粤港澳发展研究院49项成果被省级部门以上单位和领导采纳或批示,其中被中央领导批示项目5项,南海战略研究院23项成果被有关部门采纳批示,其中被中央领导批示项目5项;科研成果加速输出,2016年专利申请量883项,比2015年(652项)增长35.4%,专利授权399项,比2015年(355项)增长12.4%,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数占总数比例较2015年均有提升,专利成果作价3300万元技术入股两家公司,涉及总股本达6.4亿元。

  谋划大改革:

  今年本科招生专业减至77个

  南方日报:中大近年来改革发展力度很大,形成了独特的发展现象。

  罗俊:我认为,大改大发展,小改小发展,不改不发展。一所大学要发展就要有改革,改革不是没有传承,而是延续优点改进不足。我们的改革是循序渐进、纵深推进的,最终落脚点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

  南方日报:如何循序、纵深地推进改革?

  罗俊:我们先确定了“三个面向”和“三大建设”的改革发展思路之后,又决定增加发展空间。因此,中大提升珠海校区发展、新建深圳校区,逐渐形成“三校区五校园”的新格局,三个校区既统筹发展、合力支撑,又相互错位、各具特色,共同支撑中山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今年广州校区将输出一批创新平台,南校园旁的中大国际创新谷项目将投入使用,目前起步区已经完成装修工程,第一批落户的5家单位已进行实地考察。

  今年珠海校区的动工建筑面积将达到60万平方米,专职教师人数将达到1400人,未来每年计划招收本科生、研究生各2000名。

  今年深圳校区将动工建设,预计建筑面积超过120万平方米,重点打造一流医科和“新工科”,对接广东创新产业发展,直接服务深圳经济发展。目前已招揽了5位院长,今年计划招聘500多名专职教师,招收本科生1500名、研究生500名,未来每年计划招收本科生2500名、研究生3000名。

  南方日报:中山大学的这一轮改革,对院系、专业的改革力度也不小?

  罗俊:是的。我们还进行了人才培养方向改革以及院系、专业调整。在实施本科专业动态调整之前,学校有126个本科专业办学权,在2016年之前,经过历次调整,在办的专业数已经减少至114个。经过本科专业办学水平评估,2016年学校调整或暂停招生的专业数量为21个,2017年调整或暂停招生专业数量为18个。2017年本科招生的专业数量调整为77个。

  为什么做出这样的改革?其实,学校的校区布局、研究平台、科学项目和院系专业等大调整大改革,均是围绕大学的根本目标人才培养来进行的。按照学校确定的“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努力缩减小切口专业、开设宽口径专业,不是单纯地传授某一板块知识、某一项技能,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宽眼界和思维。

  总的来说,我们招收广东乃至全国最优秀的学生,需要秉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把他们培养成为高水平创新人才,为国家和广东输送各领域建设生力军。

  促成大发展:“新工科”将成发展新增长点

  南方日报:中大发展新格局很“大”。大家很关心“天琴计划”、科考船等项目的推进情况。

  罗俊:2015年以来,学校打破传统的文科、理工科、医科界限,统筹文理医工的大融合,加大科研平台的建设力度,全力加速推进“三大建设”。

  其中,“天琴计划”获得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多部委和广东省的大力支持,已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项目;“中山一号”60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获教育部立项,已完成“南海科学考察计划”首航;精准医学平台获批精准医学重点研发计划5项,批准经费4860万元,获广东省支持项目2项,总经费1500万元。

  这批科学项目落地后,将成为中大的新增长点。我举个例子,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在2015年9月正式委托学校运营管理,成为我国首个管理权归属高校的国家超算中心。2016年该中心服务用户数达1692家,年均系统利用率超过60%,四季度系统利用率84.5%,支撑了近800多项国家级课题的研发工作,既支持了学校大发展又支撑了广东创新驱动发展。

  南方日报:您此前说过,中大文理医很强,工科则是短板。学校近期发布了一批工科人才引进消息,计划如何补短板?

  罗俊:中大只有补齐工科短板,才是一所真正意义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我们将在深圳校区设置一批“新工科”学院,其中土木工程学院的主攻方向不在“地上”而在“地下”,特别是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网管工程,这一方向在国内暂时处于起步阶段;海洋工程学院的主攻方向是围绕国家需求和地域优势,重点研究南海;航空航天学院主攻航空航天新材料和新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结合深圳产业优势和中大医科优势,主攻医疗高端材料、器件和设备。

  接下来,中大理工科在校生的比例会逐渐升高,“新工科”学科也将成为新增长点。“新工科”学院建设不易,需要克服各种困难,但我们会坚定推进,因为工科发展是产业现实问题的牵引,是服务国家、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需求。

  ■创新工场

  “最强大脑”撑创新造科考船探南海

  精准医学平台、广州超算中心、国家级高端智库、南海研究院……大学之“大”,在于大楼、大师和有大格局。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和能力全方位支撑国家、广东创新驱动发展。

  精准医学平台▶▷

  医科去年获两项国家科技奖

  精准医学是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中山大学通过精准医学平台建设,利用中山大学附属医院每年超过1500万病例资源,建设医学标本库、生命医学大数据中心、精准医学研究中心,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服务广东医疗卫生事业的能力。

  2016年中山大学医学研究成果显著,服务广东创新发展连结硕果。学校医科获两项国家科学技术奖,附属第六医院汪建平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的“基于肛门功能和性功能保护的直肠癌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的“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策略创新与应用”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中徐瑞华教授及其团队在通过基因组技术筛查、化疗疗效预测、靶向治疗,结合临床治疗的资源、数据,形成了一个更科学合理的治疗模式,带动中国靶向治疗行业领域的发展,使患者的生存获益率大幅上升。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研创的白内障复明手术体系,带领我国白内障治疗水平跃升至国际领先水平,使国内白内障百万人口手术率提高9倍,复明率从42.0%提高至95.7%,手术时间从60分钟缩短至10分钟,住院日从7天缩短至无需住院,仅住院费用全国每年节省21.75亿元。刘奕志教授团队2年内发表3篇Nature、Science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论文,由其领衔的中美国际团队细胞介导修复研究成果被NatureMedicine评为“2016年生命科学七大领域八大突破性进展之一”。

  超算中心▶▷支撑800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

  服务用户数达1692家,年均系统利用率超过60%,四季度系统利用率84.5%,机时合同金额7096.9万元,到账金额5144.51万元,支撑近800多项国家级课题的研发工作。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领域涵盖了天文宇宙科学研究、大气海洋环境研究、工业设计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利用、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智慧城市等等。这是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2016年收获的成绩。

  在应用方面,超算中心涵盖了天文宇宙科学研究、大气海洋环境研究、工业设计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利用、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高精度数值风洞与天河二号高效能计算机系统深度融合,已具备百亿量级网格规模的数值模拟能力,实现了航空航天飞行器复杂构型全场一致5阶的高精度模拟能力。在行业领域,广船国际在“天河二号”上进行了十一万吨原油船的航态性能预估,实现高速节能设计;南方电网完成了广东省云浮电厂300MW锅炉的“CT扫描”;广东三维家公司的3D家装设计平台,十分钟内让消费者看到未来的家。与会用户还介绍了利用“天河二号”在天气预报、行星模拟、火山喷发、水利工程、量子材料、发动机燃烧、三代基因测序、文化创意和金融大数据等领域的创新工作。

  高端智库▶▷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已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2016年以《粤港澳研究专报》、《港澳社情舆情动态》上报成果70期,其中4项成果被中央主要领导批示,5期被《国家高端智库报告》采用,12期被中办刊物采用,2期被教育部《高校智库专刊》采用。同时,积极开展高层次决策咨询活动,围绕粤港澳热点问题发声60余次。最近以来,研究院特别就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提出积极建议。

  南海研究院▶▷科考船建设进入实施阶段

  中山大学建设南海研究院,聚焦南海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研究,打造成汇聚世界一流人才的高地,研发尖端技术和大科学装置,实现海洋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以一流的海洋科技成果、海洋战略和政策研究全方位地服务广东“海洋强省”和“海上丝绸之路”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目前海洋科考船建设工作快速推进,教育部批复同意科考船建设方案及可研报告,标志着科考船建设进入正式实施阶段。2016年8月中大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南海科学考察计划”首航,航程超过3000海里,收集了大量数据,带回大量样品,为下一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